-
竞调资讯
竞业禁止补偿金标准
竞业禁止补偿金标准既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地方,也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内容,有些时候还可以通过司法裁定解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一、在支付时间上法定。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即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后。《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16条规定,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2023-10-28 浏览量: 465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竞业条款限制适用范围
竞业条款限制适用范围 竞业条款限制适用范围包括竞业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人员范围则包括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具体可由企业与劳动者依法协商确定。...2023-10-27 浏览量: 453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后果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后果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后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应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标准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同时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涉嫌窃取单位商业秘密的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2023-10-27 浏览量: 455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法律如何规定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有效性
法律如何规定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有效性 约定合法的竞业限制条款要: 1.签订敬业限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原则上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2023-10-27 浏览量: 450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公司竞业限制对员工被辞退是否产生影响
公司竞业限制对员工被辞退是否产生影响 被公司辞退但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的仍然受竞业限制。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2023-10-27 浏览量: 470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员工签竞业协议后要补偿吗
员工签竞业协议后要补偿吗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条款的同时,要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2023-10-26 浏览量: 473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竞业禁止条款离职后是否生效
竞业禁止条款离职后是否生效 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在竞业禁止期限内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有效,但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但劳动者履行竞业禁止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2023-10-26 浏览量: 468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签了竞业协议怎么跳槽 有以下情形,签了竞业协议也是可以进行跳槽:原用人单位违反竞业协议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跳槽至同行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按月向离职员工支付相应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才成立。...2023-10-26 浏览量: 475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具体是怎么计算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具体是怎么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023-10-26 浏览量: 626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什么?
保密协议一般是两年,双方是可以约定保密期限的,在保密期间,双方都需要遵守保密的义务,否则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签订竞业协议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也就是说保密协议的时间规定不得超过两年。...2023-10-25 浏览量: 673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是多久内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一般是两到三年,具体由签订保密协议的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2023-10-25 浏览量: 498 来源: 本站 -
竞调资讯
违约金太高了赔不起怎么办
违约金太高了赔不起怎么办 当事人主张违约金过高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进行减少。一般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可以认定为违约金过高。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损失,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等因素自由裁量。违约金在合法范围内但当事人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协商分期付款。...2023-10-25 浏览量: 442 来源: 本站